最(zui)高人(ren)民法院(yuan)關(guan)于(yu)適用《中(zhong)華人(ren)民共和國企(qi)業破產法》若干問(wen)題的規定(一)
(2011年8月29日最高(gao)人民法院審(shen)判委員會第1527次會議通過)
法釋〔2011〕22號
中(zhong)華(hua)人民(min)共(gong)和國最高人民(min)法院(yuan)公(gong)告
《最高(gao)人(ren)民法(fa)院關于適用〈中華人(ren)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(fa)〉若干問(wen)題(ti)的規(gui)定(一)》已于2011年(nian)8月29日由最高(gao)人(ren)民法(fa)院審判委員(yuan)會(hui)第1527次(ci)會(hui)議通過,現予公布(bu),自2011年(nian)9月26日起施(shi)行。
二○一一年九月九日
為正確適用《中華人民(min)共和國企(qi)業破產法》,結合審判(pan)實踐,就人民(min)法院依法受理(li)企(qi)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(chu)如下(xia)規定。
第一條 債(zhai)務(wu)人不能(neng)清償到期債(zhai)務(wu)并且(qie)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人民法(fa)院應當認定其具備破產原因:
(一)資(zi)產(chan)不足以(yi)清償全(quan)部(bu)債務(wu);
(二)明顯缺乏清償(chang)能力。
相(xiang)關當事人以對(dui)債(zhai)務(wu)人的債(zhai)務(wu)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未(wei)喪失清償能力為由,主張(zhang)債(zhai)務(wu)人不(bu)具備破(po)產(chan)原因的,人民法院應不(bu)予支(zhi)持。
第(di)二條 下列情形同時存在(zai)的,人民法院應當認(ren)定債(zhai)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(zhai)務:
(一(yi))債權債務關系依法成立;
(二)債務履行期限(xian)已經屆滿(man);
(三)債務人未完全清償債務。
第(di)三條 債務(wu)(wu)(wu)人的(de)資(zi)產(chan)負債表,或者審(shen)計報告(gao)、資(zi)產(chan)評估報告(gao)等顯示(shi)其全(quan)部資(zi)產(chan)不足以償付全(quan)部負債的(de),人民法(fa)院應當認定債務(wu)(wu)(wu)人資(zi)產(chan)不足以清償全(quan)部債務(wu)(wu)(wu),但有相反證據足以證明債務(wu)(wu)(wu)人資(zi)產(chan)能(neng)夠償付全(quan)部負債的(de)除外(wai)。
第四條 債(zhai)務人賬面資(zi)產雖大于負債(zhai),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,人民(min)法院(yuan)應當認定(ding)其明顯(xian)缺乏清償能力:
(一)因資金(jin)嚴重(zhong)不足或者(zhe)財(cai)產不能變現等原因,無(wu)法(fa)清(qing)償債務;
(二)法定代(dai)表人(ren)下(xia)落不(bu)明且無其(qi)他(ta)人(ren)員負責(ze)管理財產,無法清償債務;
(三)經人(ren)民(min)法院強制執行,無(wu)法清償債務;
(四)長期(qi)虧損且經營扭虧困難,無法清償債務(wu);
(五)導致債務人喪失(shi)清償能力的其他(ta)情形(xing)。
第五(wu)條 企業(ye)法(fa)人(ren)已(yi)解(jie)散但未(wei)清算或者未(wei)在(zai)合理(li)期(qi)限(xian)內清算完畢,債權人(ren)申請債務(wu)人(ren)破產清算的,除債務(wu)人(ren)在(zai)法(fa)定異議期(qi)限(xian)內舉(ju)證證明其未(wei)出(chu)現破產原因外,人(ren)民法(fa)院應(ying)當受理(li)。
第六(liu)條(tiao) 債權人(ren)申(shen)請(qing)(qing)債務人(ren)破(po)產(chan)的(de),應(ying)當(dang)提交債務人(ren)不能(neng)清償(chang)到(dao)期債務的(de)有關證據。債務人(ren)對債權人(ren)的(de)申(shen)請(qing)(qing)未在法定(ding)(ding)期限(xian)內向人(ren)民法院(yuan)提出異(yi)議(yi),或者異(yi)議(yi)不成立的(de),人(ren)民法院(yuan)應(ying)當(dang)依(yi)法裁定(ding)(ding)受理破(po)產(chan)申(shen)請(qing)(qing)。
受(shou)理破產申請(qing)后,人民法院(yuan)應當責令(ling)債(zhai)務(wu)人依法提交其財(cai)產狀(zhuang)況(kuang)說明、債(zhai)務(wu)清冊(ce)、債(zhai)權清冊(ce)、財(cai)務(wu)會(hui)計報告等(deng)(deng)有(you)關(guan)材料,債(zhai)務(wu)人拒(ju)不提交的,人民法院(yuan)可以(yi)對債(zhai)務(wu)人的直接責任人員(yuan)采取罰款(kuan)等(deng)(deng)強制(zhi)措施。
第七條 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(shen)請時,應當向(xiang)申(shen)請人出具收到申(shen)請及(ji)所(suo)附證(zheng)據(ju)的書面(mian)憑證(zheng)。
人(ren)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后應(ying)當及(ji)時對(dui)申請人(ren)的主體資格(ge)(ge)、債務人(ren)的主體資格(ge)(ge)和破產原因,以及(ji)有關材料和證(zheng)據等(deng)進行審查,并依據企(qi)業破產法第十條的規定作出是否受(shou)理的裁定。
人(ren)民(min)法(fa)院認為(wei)申請(qing)人(ren)應當補(bu)充(chong)、補(bu)正相關材(cai)料的,應當自(zi)收到破產申請(qing)之(zhi)日起五日內告知申請(qing)人(ren)。當事人(ren)補(bu)充(chong)、補(bu)正相關材(cai)料的期(qi)間不計入企業(ye)破產法(fa)第十條(tiao)規定的期(qi)限。
第(di)八(ba)條(tiao) 破(po)產案件的(de)訴訟費(fei)用(yong)(yong),應根據企業破(po)產法(fa)第(di)四十三條(tiao)的(de)規定,從債務人(ren)(ren)財產中撥(bo)付。相關當事人(ren)(ren)以申請(qing)人(ren)(ren)未預先交(jiao)納訴訟費(fei)用(yong)(yong)為由,對破(po)產申請(qing)提出(chu)異(yi)議(yi)的(de),人(ren)(ren)民法(fa)院不予支持。
第(di)九條 申(shen)請(qing)(qing)人(ren)(ren)向(xiang)人(ren)(ren)民法(fa)院提出破(po)產(chan)申(shen)請(qing)(qing),人(ren)(ren)民法(fa)院未接收其申(shen)請(qing)(qing),或者未按本規定第(di)七條執行(xing)的,申(shen)請(qing)(qing)人(ren)(ren)可以(yi)向(xiang)上一(yi)級人(ren)(ren)民法(fa)院提出破(po)產(chan)申(shen)請(qing)(qing)。
上一級人民法(fa)院(yuan)接到破產(chan)申請后,應當(dang)責令下(xia)級法(fa)院(yuan)依法(fa)審查并及(ji)時作(zuo)(zuo)出是否受(shou)理(li)的(de)裁定(ding);下(xia)級法(fa)院(yuan)仍不作(zuo)(zuo)出是否受(shou)理(li)裁定(ding)的(de),上一級人民法(fa)院(yuan)可以徑(jing)行作(zuo)(zuo)出裁定(ding)。
上(shang)一級人民法院(yuan)裁(cai)定(ding)受(shou)理破產(chan)申請的,可以同時指令(ling)下級人民法院(yuan)審理該案件(jian)。